后一修订版 | 前一修订版 | ||
2020-2021:teams:namespace:week_summary_10 [2020/07/10 20:25] great_designer 创建 |
2020-2021:teams:namespace:week_summary_10 [2020/07/17 16:28] (当前版本) serein [比赛] |
||
---|---|---|---|
行 1: | 行 1: | ||
+ | 本页面的时间范围是2020.07.11-2020.07.17的周报 | ||
+ | |||
前一篇:[[week_summary_9]] | 前一篇:[[week_summary_9]] | ||
行 6: | 行 8: | ||
===== 团队训练 ===== | ===== 团队训练 ===== | ||
+ | |||
+ | [[牛客多校第一场]] | ||
+ | |||
+ | [[牛客多校第二场]] | ||
===== 李淳一 ===== | ===== 李淳一 ===== | ||
==== 比赛 ==== | ==== 比赛 ==== | ||
+ | |||
+ | 团队比赛,见上。 | ||
==== 学习总结 ==== | ==== 学习总结 ==== | ||
- | ==== 本周推荐 ==== | + | 见识到了很多技巧。比如说,二维GCD和LCM数组的记忆化优化,在STLmap中引入自定义比较运算符以实现eps的效果等等。 |
- | ===== 个人训练 - serein ===== | + | 为什么要用eps?浮点数运算之后,例如32位浮点数(现在一般是64位),由于精度的问题,本该相同的两个数,32位的末尾几位可能变得不同。这个时候它们用普通的“==”比较就不相等了,会导致WA的发生。 |
- | ==== 比赛 ==== | + | 解决办法,是使用一个非常小的eps,只要能覆盖32位的末尾几位就行。如果太大,可能会导致本不该相等的两个数判断为相等,使得新的WA出现;太小可能无法实现eps功能。如果题目的样例区分度导致精度损失到eps忽大忽小,合理区间消失了,就可能是题目的问题或者方法的问题。 |
- | ==== 学习总结 ==== | + | 在第二场比赛的B题中,AC代码设置了1e12作为eps。当然这不代表其他的eps就一定不可行,eps的合理范围是一个区间。 |
+ | |||
+ | 还有,嵌套的运算越多,运算越高级,精度越差,需要的eps越大。例如斜率dx/dy精度已经损失了一部分,如果再嵌套一个log,改成log(dx)-log(dy),精度会更差。因此为了方便取eps,尽量减少运算次数。 | ||
+ | 第二场比赛K题还见到了积分算法的模板。 | ||
==== 本周推荐 ==== | ==== 本周推荐 ==== | ||
- | ===== 个人训练 - kongyou ===== | + | 推荐第一场比赛的DJ。J是超简单的数学,而D是大学解析几何入门好题。 |
- | ==== 比赛 ==== | + | ===== 胡湘鹏 ===== |
+ | ==== 比赛 ==== | ||
+ | 两场牛客的多校比赛 | ||
==== 学习总结 ==== | ==== 学习总结 ==== | ||
+ | 体会到了一群队伍同时打比赛的感觉,也看到了同大佬们的差距Orz | ||
+ | ==== 本周推荐 ==== | ||
+ | 推荐第一场比赛的A,是字符串的有趣结论。 | ||
+ | |||
+ | ===== 马逸行 ===== | ||
+ | |||
+ | ==== 比赛 ==== | ||
+ | 参加了团队比赛 | ||
+ | ==== 学习总结 ==== | ||
+ | 这次暴露了我的一些问题吧orz | ||
+ | 一方面是在审题中,英文阅读能力需要提高,同时也要结合所学过的知识及时识别出要点。 | ||
+ | 另一个问题是思考上。有时候出现了思考的比较简单(尽管我还没想通为啥是max(len_a, len_b)),然后就容易钻牛角尖一直T什么的。看到了TLE的限制,也让我重视每一部分的复杂度quq | ||
==== 本周推荐 ==== | ==== 本周推荐 ==== | ||
+ | |||
+ | 推荐第一场比赛的F,是字符串的有趣结论。 | ||
===== 页面链接 ===== | ===== 页面链接 =====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