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。
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 前一修订版 | |||
2022-2023:teams:kunkunkun:2022-codeforces-2 [2022/08/27 18:43] polaraid |
2022-2023:teams:kunkunkun:2022-codeforces-2 [2022/09/01 22:09] (当前版本) purplewonder |
||
---|---|---|---|
行 45: | 行 45: | ||
**平面很小,圆的半径也很小,可以直接枚举所有与线段距离不超过$1$的点,判断以该点为圆心的圆是否与线段相交** | **平面很小,圆的半径也很小,可以直接枚举所有与线段距离不超过$1$的点,判断以该点为圆心的圆是否与线段相交** | ||
+ | |||
+ | ===== Replay ===== | ||
+ | |||
+ | A和D都是偏签到的题目。 | ||
+ | |||
+ | 罗皓天发现E很可做,于是和高湘一一起跑去做了。没过多久也过了。 | ||
+ | |||
+ | B题总有一种既视感,以为之前做过,但是始终想不到什么合理的做法。最后整了一个比较调和级数的解,然后就过了。 | ||
+ | |||
+ | K题最开始也是没怎么想,直接拍了一个错解上去。之后仔细思考想清楚之后就过了。 | ||
+ | |||
+ | 越发感觉到,想清楚再写代码的重要性。简单来说就是不要急() | ||
+ | |||
+ | 高湘一推出了F的式子,然后跑去大力搞F。然后我和罗皓天看着H题发愣。因为计算几何一般来说是高湘一做的。 | ||
+ | |||
+ | 这也算是体现了由一个人主要写题这个战术的优势吧,至少不会出现看着题目发呆的情况。 | ||
+ | |||
+ | 最后还是自己推了下式子,打算强推掉H。虽然写出来了,但是很丑陋,并且花了不少时间和罚时。果然不太能写计算几何。 | ||
+ | |||
+ | F高湘一到最后也没过。 | ||
+ | |||
+ | 这场因为打的实在不咋样,所以后来开了个会,调整了一下战略。 | ||
+ | |||
+ | 之后的主要想法就是题目主要由我来写。一些我不太清楚的算法,再由两位队友负责。如果从比较贪心的思路来看的话,这样的战略算是比较合理的。去年打到后面我总是会出现很累状态下降的情况,但是至少今年到现在还没太明显有这样的趋势。大概已经习惯打五个小时的比赛了吧。如果有肯德基吃就更好了。 | ||
+ | |||
+ | 虽然调整战略之后,的确战绩比之前要好,不过如果从十二场全部打完之后复盘来看的话,似乎也很难说战绩变好了是调整战术的原因。没准就只是运气变好了,碰到更适合的题目而已。 | ||
+ | |||
+ | ===== Dirt ===== | ||
+ | |||
+ | H题第一发求dy(斜率)的时候忘了除以x了。之后一直在调精度和eps。只能说的确做这种题不太熟练,犯了些比较低级的错误。 | ||
+ | |||
+ | K题第一发是错解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