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户工具

站点工具


2020-2021:teams:namespace:初等数论三大定理和缩系乘法群

初等数论三大定理和缩系乘法群

前言

这篇和算法没什么关系,纯粹是基础知识。

如果哪位学弟有幸进了网安,那么学完本文可以保证大二上抽代90+。虽然本文作者不是网安的(滑稽)

初等数论三大定理,指将整个初等数论框架支撑起来的三个定理,分别是Fermat-Euler(费马欧拉)定理、Wilson(威尔逊)定理和Chinese-Residue(中国剩余)定理。

其中,FE定理说明取模意义下缩系(简化剩余系/缩剩余系)集合的乘法构成群,Wilson定理揭示了模为素数的乘法群的结构,而CR定理阐述了怎样将群和群结合起来,即多素因子模数乘法群的结构问题。

它们三者的本质,都是解释缩系乘法群的结构问题。而研究缩系乘法群的结构,最终结论的形式是:奇素数幂次群结构、2的幂次群结构、CR定理,三个定理作为最终的最高结论。

Fermat-Euler定理

内容

设欧拉函数$\varphi(n)$是0到n-1里与n互素的数(缩剩余系)的个数,即缩系乘法群的阶。对于缩系中任一元素a,有:

$$a^{\varphi(n)}\equiv 1\quad \bmod n$$

特别地,当n是单个素数p的时候,$\varphi(p)$是p-1。即:(费马小定理)

$$a^{p-1}\equiv 1\quad \bmod p$$

这其实是群论里的定理。任意一个群,群里任意一个元素,自乘群的阶次,一定会回到单位元。即:元素的阶整除群的阶。

证明也简单:对缩系所有元素同时进行乘法操作,构成缩系元素的一个置换。(也可以采用群论中陪集的方法)

这个定理在数学题或者算法中,一般用于简化幂次。例如快速幂函数。

推广

将研究对象转移到缩系以外。在完系(完全剩余系)中,任一元素a,有相似结论:

$$a^{t+\varphi\left(\frac{n}{(a^t,n)}\right)}\equiv a^{t}\quad \bmod n$$

对于足够大的整数t成立。意思是,a本身自乘很多次后,也会落入循环中,循环节是n去除a^t与n最大公约数的缩系元素个数的约数。

并且这个足够大的t,一般要求a与n重合的那部分素因数被“消除”干净了,即a^t这部分素因数的幂次已经达到或超过了n中的相应幂次。

这个证明是显然的,分素因数讨论即可。

由于欧拉函数的积性,循环节显然是$\varphi(n)$的约数。因此弱化一下就是这样:

$$a^{t+\varphi\left(n\right)}\equiv a^{t}\quad \bmod n$$

这个更方便理解和使用。

Wilson定理

内容

对于任一素数p,1到p-1的乘积,模p余-1。即:

$$(p-1)!\equiv -1\quad \bmod p$$

或写为比较常见(方便使用)的形式:

$$(n-2)!\equiv \begin{cases}1\quad \bmod n&n\ is\ prime\\0\quad \bmod n&others\end{cases}$$

等价条件,显然可以用于判定素数,像费马小定理都还有无数个特例存在。但是由于阶乘太大了,且判断余数没有速算法,导致时间复杂度比正常因数分解还要高,所以没人选择这么做。

既然要研究缩系乘法群,那么缩系所有元素乘积自然很重要。Wilson定理说明它是-1。

证明也特别简单:数论倒数两两配对即可。只有两个无法配对的数,1和-1,因此最终结果是-1。

这个定理常用于解决剩余问题,在算法中基本不会遇到。

推广

模不是素数的时候,缩系中所有元素的乘积如何?

对于奇素数的幂次:

$$\prod\limits_{(a,p)=1}a\equiv (-1)\quad \bmod p^t$$

对于2的幂次:4以下仍然是-1,但是8以上全是1。

当n有原根的时候,即n属于2、4、$p^a$、$2p^a$的时候,由于缩系是循环群,每个数显然有唯一的数论倒数配对,只有-1不能配对。所以结果还是-1。

对于其他的整数n,情形如何?我们继续考虑配对法,那么关键就变为了求这个方程的解:

$$x^2\equiv 1 \mod n$$

最后要计算全体解的乘积。

当n被4整除的时候,2的幂的情形已经解决了。对于非2的幂的情形,n含有其他的奇素因子。设其中一个含a个,即n含有$p^a$,由中国剩余定理,解分为两部分:

$$x\equiv 1 \mod p^a$$

$$x\equiv -1 \mod p^a$$

每一个奇素数p均如此。现在说明,同余于-1的那部分解一定是偶数个,从而全体乘积模$p^a$余数为1。

仍旧用配对的思想。对于每一个同余于-1的解,找另外一个与它配对的同余于-1的解。

模2的幂的那个维度与它不相关。每有一个模4余1的解,必然也有一个模4余-1的解与它配对。因此是偶数个。

同理,模2的幂的部分也可以采用配对法。含有多个奇素数的情形也同理。

那么最终结果为:

$$ \prod_{(a,n)=1}a\equiv\begin{cases} &-1&n=1,2,4,p^{a},2p^{a}, p\ is\ odd\ prime\\ &1&otherwise\end{cases} $$

注:推理中容易犯的错误是,尽管一个缩系的乘积模某个分量的结果可能是-1,但是在最终得数中含有的分量缩系可能不止一个。

中国剩余定理

很简单,不同素因子幂乘起来,对应于缩系乘法群的笛卡尔积。因此缩系乘法群的总体构成一个空间,各个素因子的缩系乘法群互不相干,分别构成相应的维度。

当已知这个数在各个维度的坐标,想求这个数的时候,利用线性代数的知识,先求各个维度上的单位向量,然后向量点乘即可。

单位向量的求法,就是一次不定方程。

缩系乘法群的结构

有个经典事实:群的结构与这个素数是不是2有关,当素数是2的时候群的结构会更加复杂。

模为奇素数幂

构成循环群。生成元叫做原根。

不止这类模有原根,事实上1、2、4、奇素数的幂、2倍奇素数的幂都有,也就是说这些缩系乘法群也是循环群,而其余的模都没有。

模为2的幂

当为1、2、4的时候,仍旧是循环群。

当大于等于8的时候,变为一个循环群(元素数为这个数除以4)与{-1,1}乘法群的笛卡尔积。

著名的Klein四元群与模8的缩系乘法群同构。

离散对数

写在前面

这是一个天坑。关于离散对数的算法数不胜数,甚至是一个P与NP问题。如果未来的您能找到一个多项式时间求解离散对数问题的算法,那么今天的加密算法将半数失效,您不仅可以凭借这个算法轻松拿到图灵奖和菲尔兹奖,甚至可以改写世界历史。当然,如果您证明了不存在多项式时间的求解离散对数问题算法,相当于找到了P与NP问题的有效反例,照样可以拿到图灵奖和菲尔兹奖,只是无法改写历史的进程了而已。

由于本页面不打算涉及算法,那么这部分的算法计划将于暑假再开一个页面(这是因为烤漆实在没时间)。这里仅谈谈离散对数是怎么来的。

定义

离散对数,就来源于循环群。我们知道,原根是缩系乘法群的生成元,那么每个元素是原根的多少次幂呢?

求解幂次,就是标准的对数运算。

我们知道,在复变函数里,指数函数是以$2\pi i$为周期的,也就是说:

$$\ln re^{i\theta}=\ln r+i\theta +2k\pi i\quad r>0 \quad k\in Z$$

这是因为,e乘上$2\pi i$就回到了乘法单位元1,和Fermat-Euler定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。

模n下,对于原根g,如果g的t次方等于a,那么有:

$$\mod n\quad\log_g a=t+k\varphi(n) \quad k\in Z$$

t只是对数的主值,即一个代表,一般取0到$\varphi(n)$(左闭右开)之间,以$\varphi(n)$为周期。

注意:这里的周期已经不是模数n,而是n的缩系元素个数,所以模n记号仅表示模n意义下(大范围),并不是这个式子本身的模。

为避免混淆,这里特地记作等号,不是三横线,并将模n记号改写在了左边。

例如模13的生成元是2,那么有表格:

n mod 13 1 2 4 8 3 6 12 11 9 5 10 7
$\mod 13\quad \log_2 n$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

换底公式

更加神奇的是,如果引入取模下对数这个设定,那么换底公式是成立的,只要底一直是原根,并且除法的意义变为模$\varphi(n)$意义下。

$$\mod n\quad\frac{\log_{g_0}⁡a}{\log_{g_0}g_1}=\log_{g_1}⁡a$$

适用范围

因为离散对数要求是循环群,需要有原根(生成元),所以适用范围是1、2、4、p^a、2p^a(p为奇素数)。

像是模2的幂(至少为8),一般对数不能直接引入,因为缩系乘法群是一个循环群与{-1,1}乘法群的笛卡尔积,不是循环群。但是也有办法:

{-1,1}乘法群方向坐标分量:如果a为4k+1形式的数,该方向分量为1;如果a为4k+3形式的数,该方向分量是-1。

因此,对于模2的幂(至少为8)缩系乘法群,只取它的一半,即留下4k+1形式的一半,则构成循环群,可以引入离散对数。此时始终有固定的生成元为5。那么所有4k+1形式的整数都可以求出以5为底的对数。由于底数都给定了,这个对数的求解甚至都可能写出固定的公式,所以不可能用于加密。

另一半4k+3形式的数怎么办?由于大背景是模2的幂(至少为8),每一个4k+3形式的数都是4k+1形式的数乘一个-1。根据对数将乘法变为加法,问题转化为如何定义:

$$\mod 2^c\quad\log_5 (-1)\quad c>2$$

那么这个东西就很玄妙了。如果希望这个新的离散对数具有两个维度的周期,我们可以借助复数来解决这个问题。而与此同时,我们仍旧希望换底公式是成立的。经过尝试,强行将此式定义为:

$$\mod 2^c\quad\log_5 (-1)=2^{c-3}i\quad c>3$$

(当c为3,即模数为8的时候,定义为1+i——当然这实在没什么用,因为它同构于Klein四元群,习惯采用别的处理方法)

例如模16,有4个“生成元”(只能跑遍半个缩系)3、5、11、13,可以列表验证换底公式(验算不妨将除法改为计算乘法)仍然成立:

n mod 16 1 9 5 13 3 11 7 5
$\mod 16\quad \log_3 n$ 0 2 3+2i 1+2i 1 3 2+2i 2i
$\mod 16\quad \log_{11} n$ 0 2 1+2i 3+2i 3 1 2+2i 2i
$\mod 16\quad \log_5 n$ 0 2 1 3 3+2i 1+2i 2+2i 2i
$\mod 16\quad \log_{13} n$ 0 2 3 1 1+2i 3+2i 2+2i 2i

利用复平面上两个维度同时取模(取模构成矩形)意义下的除法,换底公式仍旧成立。虽然完备,只是这么定义没什么实际用途罢了。

计算模2的幂以5为底给定元素的对数

这里给一个算法,计算模2的t次幂缩系中一个元素a以5为底的对数。要求a必须为4k+1形式,因为5的幂在这个缩系乘法群中只能跑遍一半。

(如果a是4k+3形式,就计算-a)

首先,类似于快速幂的思想,先计算5、5^2、5^4……在模2的t次幂意义下的值,总共有t-3个,因为:

$$5^{2^{t-2}}\equiv 1\mod 2^t$$

有规律:5是4k+1形式,5^2是8k+1形式,5^4是16k+1形式……。

在模2的幂缩系中,4k+1形式的数以5为底的对数是奇数,8k+1形式的数以5为底的对数恰好被2整除(不被4整除),16k+1形式以5为底的对数恰好被4整除。

因此,对数计算算法设计非常简单:

第一步:计算a-1在二进制下末尾含多少个0,假设含h个。由于a是4k+1形式,h至少为2。这意味着a以5为底的对数恰好被$2^{h-2}$整除。

第二步:因为取模下除法(数论倒数)不好计算,因此改算取模乘法。用a乘上$5^{2^{h-2}}$得到b,那么b-1当中2的幂次一定比a-1要高。

第三步:如果新的b为1,则跳出循环,否则用b代替a回到第一步重新执行。

循环中记录下每一个h-2,这些h-2是单调递增的。

循环结束后,我们得到一个二进制数:在每个得到的h-2处为1,其它处为0。因为我们使用了乘法而不是除法,最后用$2^{t-2}$减去得到的二进制数,就得到了所求的对数。

Euler判别法

Euler判别法是对于计算机而言最简单的判断一个数a是不是模素数p的n次剩余的办法。

对于人而言就太难了。人一般采用互反律等等的办法笔算。

我们熟知模p的缩系乘法群是循环群,那么下面的结论就显然了。

首先,如果p-1和n互素,那么a一定是n次剩余。因为这个时候n次方在p的缩系中是一个置换。

如果n是p-1的倍数,显然缩系中只有1是n次剩余(p-1次剩余)。

那么,如果p-1和n不互素,就可以将n替换为(n,p-1)。这个数一定是p-1的约数,只需要看a是不是(n,p-1)次剩余即可。

于是,计算这个式子的值:

$$a^{\frac{p-1}{(n,p-1)}}$$

如果这个式子的值为1,说明a是n次剩余,否则就不是n次剩余。这就是欧拉判别法,一般用快速幂算法计算。

另外,对于二次非剩余,这个式子的值一定是-1。其他的非剩余则不确定。

原根的判定

既然已经知道模p的缩系乘法群是循环群,那么就有很明显的推论:

判断g是模素数p原根,则要求对于任意一个n,只要n与p-1不互素,g就不是n次剩余。

这显然是一个等价命题。意思就是说,原根和剩余几乎是互斥的概念,原根如果是剩余,只有可能这个次数构成一一对应,即上文的互素。

事实上,对于p-1的每一个因数d,只要判断g是不是d次剩余就够了。这个因数甚至可以改进为素因数q。即要求p-1的每一个素因数q:

$$g^{\frac{p-1}{q}}$$

这个式子都不是1,则g是原根。

模p-1的原根总共有$\varphi(p-1)$个。在随机枚举g的情况下,显然当p-1的素因数非常少的时候,枚举到原根的概率大,最高能达到50%。但是当p-1的素因数很多的时候,枚举到的概率就非常小了。这个概率甚至可以任意趋近于0。总之无论什么情况,都需要枚举多次。

BSGS离散对数算法

BSGS(Baby Step Giant Step),即大步小步算法,常用于求解离散对数问题。该算法可以在根号p的时间内求解模p意义下的$\log_a b$。

当然,如果a是原根,一定有解。否则不一定有解。

由于群的阶是p-1,设待求的对数为:

$$\log_a b=A\left\lceil\sqrt{p-1}\right\rceil-B$$

于是A和B都不超过$\sqrt{p-1}$。变形一下就有:

$$a^{A\left\lceil\sqrt{p-1}\right\rceil}\equiv ba^B \mod p$$

分别存储等式的两边,用map存储其中一边的结果,枚举另一边时查找即可。

因为时间复杂度是根号量级,在大素数情形很高,而反过来的快速幂却是对数量级,是复杂度低的算法,事实上也说明求对数是个世界级难题,至今还没有得到解决。

2020-2021/teams/namespace/初等数论三大定理和缩系乘法群.txt · 最后更改: 2020/06/23 17:32 由 great_designer